
白山市人民银行发挥央行资金的导向作用,运用1亿元支农再贷款“定向”绿色金融,引导临江农商行支持“乡村旅游示范基地”产业项目,当地村民和贫困户可年均增收近千万元,实现了央行资源与脱贫致富的精准对接。
脱贫帮扶主要采取五项具体措施
一、“主动作为”,央行履职尽责。争取支农再贷款规模1.5亿元,引导地方法人金融机构支持旅游产业和特色农业,用新产业、大项目带动农民和贫困户共同致富;组织召开“金融精准扶贫融资对接会”,协调地方法人金融机构、政府扶贫办、种养殖大户,将绿色信贷与扶贫产业规划、农村重点项目、贫困户真实需求进行合理配给;约谈地方法人金融机构主要负责人,要求坚持商业可持续原则,也要担当起社会责任,为绿色金融、普惠金融提供资金支持。
二、“定向投放”,锁定绿色金融。临江市乡村旅游产业的资源多、前景好、风险小,经过调查研究,建立了绿色金融模式:“支农再贷款+绿色信贷+核心企业+贫困户”。具体说,人行白山市中支向临江农商行发放了1亿元支农再贷款,将撬动涉农金融机构绿色信贷资金数亿元,定向扶持核心企业“润龙温泉”,逐步将老三队村建成“乡村旅游示范基地”,使之成为出入临江市的门户和环长白山鸭绿江“一带双环”的龙头,带动白山地区城镇居民和贫困户脱贫致富。
三、“集中力量”,政策效果显著。以往的支农再贷款均由金融机构自主安排、分散投放,“撒芝麻盐”的政策效果弱。在“乡村旅游示范基地”项目中,发放自主经营农户贷款和第一批农民住宅改造特色旅馆工程贷款1,500万元;发放核心企业“润龙温泉”二期和三期改扩建工程贷款5,500万元;发放农民迁居公寓住房贷款和装修贷款3,000万元。支农再贷款覆盖了示范基地的全产业链,银行盘活金融资源,政府落实民生工程,企业获得发展机遇,农民得到妥善安置。
四、“精准扶贫”,农民共同致富。“乡村旅游示范基地”帮助农民多渠道增收,人均年增收5000-8000元。首先,“润龙温泉”大量租赁或收购农民土地,可以增加土地租赁(转让)收入;其次,“润龙温泉”聘用农民为管理服务人员,可以增加工资收入;三是农民住房改造成“千家旅馆”,销售特色农副产品、开办餐饮娱乐项目,可以增加经营收入。四是统一规划自留地,开发果园、菜园、经济作物、家禽养殖等项目,为基地和游客提供绿色产品,可以增加销售收入。
五、“地权抵押”,防范信贷风险。临江农商行与“润龙温泉”和农户签订了协议:农户以土地经营权作为抵押取得贷款后,由“润龙温泉”统一使用,用于农户住宅改造特色旅馆,以旅馆收入偿还贷款。若农户无法偿还贷款,“润龙温泉”承担无限保证责任,负责托底收购农户土地,偿还银行贷款,并促成地权的流转变现。这种以核心企业作为地权流转平台的创新做法,可以弥补地方政府物权流转平台建设滞后的不足,为推动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探索出可行之路。
白山市人民银行通过具体帮扶,取得了显著的成效。
一、对农商行而言,使用低成本的支农再贷款,以优惠利率发放给农户,减轻了农民负担;支农再贷款促成银行盘活金融资源,优化了农商行信贷结构,为建设绿色金融、普惠金融开辟了一条新途径。
二、对农户而言,除了土地经营权抵押外,由核心企业“润龙温泉”为农户承担连带责任,农户得到双重增信。参与千家旅馆改造的农民住房得到妥善安置。老三队村284户村民、1021人增收致富,年收入可增加近千万元。
三、对企业而言,支农再贷款覆盖了示范基地的全产业链,企业获得发展机遇,年可接待游客达100万人次。“润龙温泉”负责托底收购农户土地,并促成土地流转变现的模式,也为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流转模式进行了有益探索。
四、对政府而言,民生工程得到进一步推进。通过“润龙温泉”带动贫困户就业,建档立卡贫困户27户、76人彻底脱贫。“乡村旅游示范基地”将带动鸭绿江上下游城镇居民和中小企业脱困致富。